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物遗迹与沉积矿产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会议文献: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080922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出版日期:20080900
学会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Zoophycos是显生市海相地层中常见遗迹化石,由于它从早寒武世Atdabanian早期至今,从陆源碎屑岩到碳酸盐岩乃至火山碎屑岩,从滨岸至深海分布广泛,产出频率高,形态复杂、精关、特征,自Massalongo首次发表Zoophycos caputmedusae Massalongo,1855以来,Zoophycos就一直吸引了众多古生物学家和遗迹学家为之进行了长达150余年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对有关Zoophycos的造迹(形态发生)过程、形成机理、形态功能、生物学目的和指相(沉积相和成岩相)意义以及造迹者的归属等问题,仍然众说纷纭。通过对华南海相泥盆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澳大利亚悉尼盆地冰海相二叠系碎屑岩地层中Zoophycos的系统对比研究发现:(1)Zoophycos通常发育于富含腕足、蜒、腹足等实体化石的地层系列中,尽管在Zoophycos、特别是在Zoophycos复杂遗迹组构(ZCI)的产出层中很少见有这些实体化石。(2)由2个及以上Zoophycos阶层(tiering)构成的ZCI发现于华南海相泥盆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澳大利亚悉尼盆地冰海相二叠系碎屑岩地层的多个层位中。(3)在浅阶层Zoophycos的深色和浅色蹼层中发现了不同类型、丰南的微生物群落和噻吩系列的分子化石,它们对寄主地层早期成岩环境、Zoophycos形态功能的重新解释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晚古生代Zoophycos主要发育于盐度正常、沉积物和/或有机物的供给通常具有幕式、周期性变化的浅海环境;Zoophycos指示的早期成岩环境通常是贫氧/少氧环境,这些沉积和早期成岩环境有利于海相烃源岩的形成和保存。
关 键 词:遗迹化石 ZOOPHYCOS 烃源岩 示踪 成岩环境
分 类 号:Q915.2] 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