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会议文献: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会议名称: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180914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出版日期:20180900
学会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西藏羌塘地区毕洛错一带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的油页岩,根据采获的菊石化石鉴定结果,地层时代划归下侏罗统Toarcian阶(伊海生等,2003;阴家润等,2006)。这一套黑色泥页岩地层,厚度250m,下伏白色膏盐岩,中上部间夹薄层泥灰岩和黑褐色油页岩,顶部为石英砂岩覆盖,它是羌塘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烃源岩层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我们最早提出,它的沉积时代可与欧洲Posidonia Shale对比,是Toarcian阶大洋缺氧事件沉积(陈兰等,2005)。嗣后,关于这一套油页岩地层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碳同位素异常和布氏海螂蛤类双壳类化的发现(苏新等,2015;伊帆等,2016),进一步证实了毕洛错油页岩是全球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出现在亚洲特提斯海域的典型标志(Jenkyns,2010)。但是,缺氧环境仅涉及有机质的保存条件,我们提出生物有机质富集可能与温室气候的出现有重要的联系。
分 类 号:P532] P534.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