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4]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会议文献: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其它摘要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230811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出版日期:20230800
语 种:中文
摘 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上古生界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盒8段开展研究。通过测井分析、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孔隙图像、X-衍射全岩分析、干酪根Ro、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精细刻画重点层段沉积相展布及分布规律;在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研究基础上,对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和成岩相开展系统研究,并厘清有效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本溪组为碎屑岩潮坪、混积潮坪和混积潟湖沉积,其中分布于混积潮坪的潮道和碎屑岩潮坪的砂坪是高效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山西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山23段沉积期间河道规模较大;盒8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河道改道交叉频繁,在研究区中部河道交汇,砂体规模最大,并且盒8下分流河道规模较高。岩性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纵向上本溪组石英含量最高,山西组次之,盒8段最低。通过物性分析得知,盒8段、本溪组孔隙度高于山西组,本溪组、山23、盒8下渗透率高于其它层段。本溪组原生孔隙普遍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强,山西组、盒8段主要为溶蚀孔隙,微孔为主;各层段均经历了强压实、中~强胶结、弱溶蚀改造,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末-B期中期,储层致密化明显;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强度、成岩组合、孔隙发育程度等对各储层段划分出了强压实相、强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蚀相、强溶蚀-原生孔隙发育相、强胶结相(方解石、白云石连晶)5类成岩相,其中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蚀相和强溶蚀-原生孔隙发育相为最有利成岩相。最终,明确了有效储层的的控制因素,第一,沉积相类型是高效储层特征差异的先天基础,本溪组潮道中上部砂体储集性能最佳,其次为本溪组砂坪砂体中部、山西组主河道砂体中下�
关 键 词:储层沉积特征 成岩作用 储层控制因素 高桥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