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四川盆地西南低涡暴雨的要素场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江玉华 杜钦 赵大军 何跃 李江

作者单位:[1]重庆市气象台 [2]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3]93762部队气象台

基  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编号:2008LASW-B08);重庆市气象局科技计划项目(zl-200901及zl-201002)共同资助

会议文献: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

会议名称: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会议日期:20111101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出版日期:20111101

学会名称:中国气象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使用四川、重庆、贵州1951年至2008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网监测的日降雨量资料,统计分析四川盆地内(27°N~32°N,105°E~110°E)54站日雨量,结果表明:宜宾、重庆西部到南充是大范围大暴雨的多发区,故着重研究西南低涡引发这一地区暴雨,先在常规天气图上分析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再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结合实测气象观测资料,对2007年到2010年发生的6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要素场及物理量场合成分析。合成分析表明:200hPa高空急流形成与暴雨的发生基本同步,伴随西南低涡的发展在200hPa有明显增暖现象;500hPa低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加强,从对流层底垂直伸展到300hPa以上,正涡度中心随高度倾斜;850hPa低层偏北大风区与偏南大风区在(105~107°E、28~30°N)之间交汇,交汇区与850-500hPa正涡度中心及暴雨落区基本重合,对流层底到大气边界层从东南向西北有水汽输送带,暴雨发生前大气对流性不稳定明显,垂直风切变显著。最后给出2010年6月19~20日长江流域大范围暴雨个例简析。

关 键 词:大范围暴雨  背风槽  西南低涡

分 类 号:P458.121.1[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