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探析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吕旭涛 尚红鑫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 [2]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会议文献: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20325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日照

出版日期:20220300

学会名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研究目的: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重视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规范体育社会组织,鼓励为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及教练服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发展为社会体育提供了机遇与动力,体育社会组织成为社会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体育社会组织"是指以某种体育活动或体育服务为目的的,具备一定人口数量和一定管理模式的自发性社会团体。研究以《意见》为依据,从"体教融合"的必要性出发,对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纾解之策,使之弥补学校体育教学短板,丰富校园文化,为推进体教融合,加快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实施"体教融合"政策必要性,从体育社会组织方面来看,当前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方兴未艾,大量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专业化程度相比于学校教师更胜一筹。实施体教融合政策是解决教练员(运动员)身份转型后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必要途径。从学校体育方面来看,对于一些如攀岩、游泳等新兴体育项目,专业师资匮乏;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广而薄,非专而精。体教融合政策既利于对新兴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扬,也可以弥补学校体育师资缺口,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但在其进入校园时也面临着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部门的过分主导使体育社会组织丧失了教学主动权,压缩了体育社会组织的教学空间。在实际教学中以政府选择为导向,忽略了体育社会组织自身治理的主体地位;同时,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来选择承接主体(体育社会组织)时,其公平性有待考量,缺

关 键 词:体育社会组织  学校体育 体教融合  现实困境  纾解之策  

分 类 号:G812.1[体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