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水稻黄单胞菌中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的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鄢明峰 马金成 张文彬 胡喆 余永红 王海洪

作者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70198)

会议文献: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211211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800

学会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亦作为模式菌株被广泛研究。水稻黄单胞菌利用Ⅱ型脂肪酸合成(FASⅡ)途径合成脂肪酸,该途径中间代谢产物还可作为前体,合成DSF家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全局性调控Xoo的致病性。FASⅡ中每一步都由独立的酶催化,其中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FabF)是合成顺-11-十八烯酸(C)的关键酶,也是抗菌药物筛选的潜在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水稻黄单胞菌KACC10331基因组中有两个标注为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基因XoofabF1 (Xoo0883)和XoofabF2 (Xoo0463),其编码蛋白质与大肠杆菌FabF的一致性分别为59.3%和34.2%,且都具有Cys-His-His活性中心。异体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B和fabF温敏型突变株CY242和CY244,结果发现XoofabF1仅能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F突变,而XoofabF2则不能互补大肠杆菌fabF或fabB突变。同时体外酶学分析也证明XooFabF1能催化不同链长(C~C)的脂酰ACP和丙二酸单酰ACP的聚合反应,但XooFabF2则不具有聚合延伸功能。另外将XoofabF1和XoofabF2异体遗传互补大肠杆菌fabF突变菌株CL28 (fabF::kan)并提取脂肪酸进行GC-MS分析,发现仅XoofabF1能使CL28的脂肪酸组成中C含量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证实了水稻黄单胞菌XoofabF1具有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活性,XoofabF2不参与脂肪酸合成。笔者课题组进一步构建了XoofabF1敲除突变株并分析突变株的生理性状,结果发现突变株XooΔfabF1在丰富培养基NA的生长速率与野生菌相比明显降低,且仅有单拷贝质粒(MiniTn7)回补菌株ΔfabF1::F1能恢复生长表型;而多拷贝回补菌株和野生菌过表达菌株均存在生长减弱表型。在此研究上,笔者将进一步探讨XoofabF1对DSF家族信号分子产量的影响,以加深脂肪酸合成途径对黄单胞菌致病分子机制的理解。

关 键 词:水稻黄单胞菌 脂肪酸合成  长链3-酮脂酰ACP合成酶Ⅱ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分 类 号:S43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