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白姜花切花细胞程序性死亡标志检测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张爱玲 涂红艳 幸洁华 彭洁婷 谭炽彤 肖望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高校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会议文献:第三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

会议日期:20191104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出版日期:20191100

学会名称: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白姜花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一种香型切花植物,也是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白姜花切花寿命短(2-3d),大大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影响白姜花切花寿命的分子机制亟待阐明。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薄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诱变技术,获得的四倍体白姜花植株花观赏价值期延长10h,表明四倍体花衰老启动迟于二倍体。基于此,首先以白姜花小花苞裂期为0h为起始时间,每5小时取一次材至瓶插55h以及干枯状态(13个时间点),比较了2个倍性白姜花在花发育过程中的DNA降解规律,结果表明:2个倍性白姜花瓶插0~55h过程中DNA条带完整清晰,并未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但干枯状态的花瓣组织DNA出现拖尾轻微现象。同时以ACT1作为内参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苞裂期、盛开期和萎蔫期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metacaspase在两个倍性花瓣组织的差异,结果表明:苞裂期二倍体和四倍体白姜花花瓣metacaspase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盛开期四倍体白姜花花瓣metacaspase基因表达量略高于二倍体,萎蔫期metacaspase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白姜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倍性白姜花切花寿命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在花发育过程中,均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以DNA降解为标志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标记,metacaspase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明显,推测在白姜花衰老过程中,细胞的PCD不是引起花衰老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从其他方面深入分析影响白姜花切花寿命的分子调控机制。

关 键 词:白姜花  四倍体 PCD metacaspase基因  

分 类 号:S682.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