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低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不公平对待经历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后效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李小新 李静 郭永玉

作者单位:[1]福建工程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会议文献: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151016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出版日期:20160700

学会名称:中国心理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已有研究发现低社会阶层威胁敏感性更高,我们将这一研究结果拓展到不公平对待威胁领域,考察低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以及不公平对待经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其对反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1通过开放式访谈、模糊情境筛选、预测和正式施测编制不公平对待威胁解释偏向问卷以考察个体的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中问卷α系数为.689,信度良好;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显著负向预测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227,p<.001,即低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更高。研究2编制和施测不公平对待经历问卷,问卷分为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两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问卷总体α系数为.894;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检验不公平对待经历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和不公平对待经历二者的乘积项回归系数显著,?3=-.079,p<.050,回归方程为:Y=0.276M-(0.074+0.079M)X-0.27。分析方程可以得到不公平对待经历只对低社会阶层个体的不公平对待威胁解释偏向产生影响,对于低社会阶层个体而言,不公平对待经历越多,其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越高。研究3通过大规模问卷施测,分别考察不同社会阶层个体的不公平对待威胁解释偏向、不公平对待经历、反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意向,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对待威胁敏感性差异的影响机制及行为后效,结构方程建模拟合度良好,结果发现:主观社会阶层显著地负向预测威胁解释偏向(a1=-.17,t=-6.452,p<.001),不公平对待经历也显著地预测了威胁解释偏向(a2=.28,t=10.669,p<.001),且二者的乘积项也显著负向预测了威胁解释偏向(a3=-.05,t=-2.186,p<.05),威胁解释偏向显著地正向预测了退缩行

关 键 词:不公平对待威胁预期水平  社会阶层 不公平经历  反社会行为 退缩行为意向  

分 类 号:B848[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