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PM2.5中枢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杨淋 朱敏霞 沈若昱 韩峰 卢应梅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 [2]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

会议文献: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2017年全国心脑血管药理学术会议、中国卒中学会第一次新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2017年全国心脑血管药理学术会议、中国卒中学会第一次新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171014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出版日期:20171014

语  种:中文

摘  要:PM2.5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又称为可入肺颗粒。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由于其粒径小、表面积巨大、危害大于PM10,成为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关于PM2.5影响机体呼吸系统方面的相关报道日益增多,而有相关研究表明PM2.5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PM2.5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受其来源、形成方式、粒径、所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目前所知的其组成成分主要包含硫酸盐、硝酸盐、重金属、含碳颗粒以及生物质等。有关研究显示,在体外实验中,PM2.5能够破坏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增加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和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层的转移,由此为PM2.5能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资料显示,长期暴露在PM2.5中可引起脑内一些炎症因子(如interleukin-1b、tumor necrosis factor-a等)的表达水平升高,介导一系列的神经炎性反应,引起脑内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本文简要介绍PM2.5引起血脑屏障损伤,造成神经毒性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降低PM2.5的神经毒性,为他人后续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中枢神经毒性 PM2.5 重金属

分 类 号:R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