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指标区域间配置与流转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臧俊梅 叶圣涛 韩书成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C6300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300009)部分研究成果

会议文献: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 促进经济转型与资源科学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121123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出版日期:20121123

语  种:中文

摘  要:耕地保护问题随着社会变迁而发展,自从国家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护政策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实现本辖区内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耕地异地代保即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目前官方和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一致的"耕地保护指标异地调剂"概念界定。而且,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耕地保护指标异地调剂"工作目前只在省域范围内进行。通过省域范围内的"耕地保护指标异地调剂",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吃饭"和"发展"的矛盾,实现了辖区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但随着耕地后备资源的日益匾乏,突破"耕地保护指标调剂"省域限制、"耕地保护指标调剂"跨省实行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省区,"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越发尖锐,如何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又保证区域间公平高效地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论文创新性地在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体系中显化农地发展权,通过农地发展权的视角,来试图解决我国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产权边界不清"的问题,以及耕地保护指标区域间调剂时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区域差异问题。作者首先创建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配置与流转的理论框架:农地资源综合价格体系,农地资源综合权利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权利,这一权利的内涵是土地交易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实体,但其内部的价值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价格理论下,农地资源综合权利进入市场同时交易并都得到实现。在农地资源综合权利框架下,作者以农地发展权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载体,对区域间耕地保护任务进行解释,合理确定各省区耕地保护的边界,明确各区域耕地保护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公共�

关 键 词:土地资源管理 农地发展权 耕地保护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