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氡及其子体对大鼠肺支气管的损伤作用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童建 李冰燕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核医学院卫生毒理教研室 [2]苏州大学核医学院卫生毒理教研室

会议文献: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会议名称: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020800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日期:20020800

学会名称:中华预防医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目的:本试验以SD大鼠为对象,初步探讨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肺支气管的生物学变化。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暴露于HD-3型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66、111、174WLM(working level month)后,用水合氯醛麻醉,用含0.02%EDTA的D-HanKs液灌洗肺,收集支气管肺灌洗液(bromchi alveoal lavage fluid,BALF),观察BALF中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变化。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技术,检测BALF和肺细胞的DNA链断裂情况。同时观察大鼠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讨论正常大鼠BALF细胞,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占60%以上,中性粒细胞约占30%,其它细胞均较少,低于10%。BALF中淋巴细胞减少,粒细胞增多,说明肺清除异物的能力降低,而且可能有炎症病变。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各染毒组BALF中细胞总数有增加趋势,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p>0.05), BALF细胞的分类有变化,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少,而粒细胞增多(P<0.05)。说明在本实验的染毒剂量下,氡及其子体可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粒细胞比例。进入呼吸道的氡及其子体很容易经肺吸收,约三分之一可经肺转移进入血流,所以肺、血液和其他脏器和组织都可能暴露于氡及其子体的?粒子照射。氡及其子体是一种高LET辐射,诱发的DNA损伤是复杂的,且不易修复。用SCGE技术发现各染毒组BALF和肺细胞的DNA迁移长度显著增加(p<0.01),而且这种效应随暴露剂量增大而增加,显示剂量-效应关系。发现BALF肺细胞的DNA损伤有相关性(r=0.819,p<0.01)。由于BALF细胞比肺细胞易获取,提示可以用BALF细胞的DNA迁移长度来分析肺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病理切片观察到174WLM剂量组,各支气管有小块粘膜上皮脱落,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部分区域浸及肌层,肺泡上皮大片脱落,间质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出现灶�

关 键 词:氡及其子体  DNA 支气管 损伤作用  

分 类 号:R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