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1]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2]阿克苏地区动物防疫监督站 [3]巴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4]巴州种畜场
会议文献: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060518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P.R.China)
出版日期:20060518
学会名称:中华预防医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棘球蚴(包虫)病为我国大面积高发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该病研制基因疫苗,为国内外研究热点,90年代初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科学家,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出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该苗经新西兰实验室试验,对绵羊包虫病的保护率达97%。1996年4月--1998年7月,在我国农业部原畜牧兽医直接领导下,委托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开展《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试验》。通过二年多的试验工作,剖检实验羊近300只。结果表明:免疫羊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率,首先肯定了该苗对中国特别是新疆羊源棘球蚴病具有免疫预防作用。其次证实,按时定期注苗3次,即第一次注苗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注第二次苗),一年后对免疫羊,再加强注苗一次(注第三次苗),可取得长达两年的免疫保护效果。与此同时,利用间接ELISA法还开展了免疫羊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发现免疫羊血清中IgG随着注苗次数的增加,OD吸收值有极为显著的峰值上升,其后缓慢下降,始终与对照羊IgG存在差别。虽然免疫羊血清中IgG明显增多,但与免疫羊荷囊量并非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即免疫羊IgGOD值高,其感染包虫囊数就一定少。实际免疫羊血清中IgG的变化情况仅能反映免疫羊群体疫苗接种后,抗体基本变化情况,可作为获得免疫效果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包虫病 基因工程疫苗 EG95 绵羊 细粒棘球绦虫
分 类 号:S85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