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内容教学法浅谈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闵莉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会议文献: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100701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出版日期:20100701

学会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

语  种:中文

摘  要: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内容中应用证候相加法、证型比较法和病例讨论法三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中医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辨证又是论治的依据。辨证即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将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在众多的辨证方法中,脏腑辨证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七版)中"脏腑辨证"部分的证型繁多,证候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难学、难记,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兴趣索然。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过去单一的灌输式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证候相加法、证型比较法、病例讨论法等转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分 类 号:R2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