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学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年度:2016
语 种:中文
摘 要:渤中28-1油田位于渤南低凸起的中部,油田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89年5月投产,截至目前共钻了20口井。古生界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见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或获工业性油气流,为渤中28-1油田主力产油层之一。储层具有基质孔隙不发育、裂缝十分发育的特点。经过调研发现,该油田目前动静态认识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着油田的开发调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目的层段中优质储层特征及其空间展布的研究程度不够,导致对优质储层及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认识不明。为此,本论文基于目的层段的岩心、岩屑、薄片及测井等资料的分析,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目的层段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对优质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优质储层性质的特征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下奥陶统中冶里组-亮甲山组为连续沉积,表现为小规模的海进。冶里组主要为云坪沉积,亮甲山组以云坪沉积、泥坪及灰泥坪沉积为主,发育有多种岩性。储层的基质孔隙很不发育,但裂缝十分发育,导致目的层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孔隙-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各种储集类型在测井曲线上特征明显。结合试油试采资料,利用声波跳跃、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法以及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法,对研究层段储层的裂缝展布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识别。从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裂缝在各层段均发育,其孔隙度及渗透率对储层整个物性特征的贡献较大。因此,研究层段的储层多为由裂缝组成的复杂系统构成,不是单纯的基质孔隙系统。结合生产实际,将孔隙度大于3%,渗透率大于5×10-3μm2的储层定为目的层段的优质储层。优质储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影响。沉积作用产生的基质孔隙不发育,对优质储层的形成贡献甚�
关 键 词:优质储层 储层表征 渤中28-1油田 下奥陶统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