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成果
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作物种质研究中心
项目年度编号:0601460512
公布年份:2005
应用行业: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联系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作物种质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卢少源;李宗智;孙馥亭;单保山;张荣芝
语 种:中文
成果简介:研究目的是为小麦育种和农业生物技术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成就有:(1)对引自四大洲、70个国家的2.5万份小麦种质进行了64个性状的筛选和鉴评,开发出12类优异种质1750份,创造新种质160份。(2)采取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并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4个动态基因库,开展轮选改良和资源创新,加强了目标性状,改良了遗传背景,提高了资源的综合性状水平和育种效率。尤其在创造矮秆早熟抗逆新种质上,克服了矮生性伴生叶枯早衰等不良性状产生的“综合症”。(3)在国内首先将小麦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应用于大量种质的快速、微量品质筛选和育种。揭示了5000份种质,特别是中国小麦种质两种蛋白亚基(谱带)的组成、分布、遗传变异及产量、品质的关系和其间的互作效应。(4)揭示了以品质性状为主的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生理生化基础、性状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的一些规律性。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双向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5)育成推广了冀麦23号、24号等5个高产、优质、多抗冬麦新品种。在5个省、直辖市累计推广333.34万公顷。
关 键 词:小麦 小麦育种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种质鉴评 品质筛选
分 类 号:S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