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评价    

Evaluation on case/problem-based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pathophysiology curricul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斯品[1] 肖子辉[1] 涂自智[1] 王慷慨[1] 刘瑛[1] 蒋碧梅[1] 邓恭华[1] 张华莉[1] 肖献忠[1]

Tan Sipin;Xiao Zihui;Tu Zizhi;Wang Kangkai;Liu Ying;Jiang Bimei;Deng Gonghua;Zhang Huali;Xiao Xianzhong(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Xiangya School of Medic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8,China)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长沙410078

出  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基  金:2014年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2015年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JGB41);2018年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jy131).

年  份:2019

卷  号:18

期  号:9

起止页码:884-8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评价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应用'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教学'的效果,为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以及培养临床思维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其他非临床专业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教学',以46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该教学的认可程度.运用Excel收集、处理数据,描述性分析计算各指标百分率.结果 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获得如下评价结果:①针对该教学实施的课前导学,402人(88.7%)认为课前导学促使相关教学内容的预习;375人(82.8%)认为课前导学可以提高课堂讨论质量;347人(76.6%)认为课前导学扩大思考探索空间,而课前导学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306人,67.6%).②学生认为'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414人,91.4%);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400人,88.3%);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380人,83.9%);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327人,72.2%).③379名学生(83.4%)更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可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25人,71.7%),培养临床思维能力(321人,70.9%),提高自学能力(247人,54.5%)和综合归纳能力(197人,43.5%).结论 在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交互式教学',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 键 词:病理生理学 基于病例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  自主学习  

分 类 号:R19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