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专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是否失效:否
是否授权:否
申 请 号:CN200710055327.9
申 请 日:20070208
申 请 人: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
申请人地址:130024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公 开 日:20091021
公 开 号:CN100551226C
代 理 人:刘延军;李荣武
代理机构:22202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语 种:中文
摘 要:本发明属于半人工草地的建植方法,具体涉及在北方盐碱化草地中引入豆科牧草建植半人工草地的方法。利用豆科牧草改良半干旱地区天然草地,特别是禾-豆混播半是针对特殊的土壤条件和演替规律选择适宜耕作方式,依据耐盐碱豆科牧草种子特性、降雨的季节性分布、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和幼苗生长期限选择适宜播种时期,并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削弱种间竞争,增加同化器官面积,促使豆科牧草幼苗快速成功定居。该方法具有提高幼苗出土率、定居率和返青率,幼苗生长指标好,成本低廉,建植期短和易于推广等优点。
主 权 项:1、一种在盐碱化草地上建立禾-豆混播半人工草地的方法,特征是:(1)、地面处理和播种方式采用划沟条播法:即刈割去除地上植被,留茬高度为3-4cm;然后用划沟机破除完整地面,65cm沟间距,沟深5-6cm,上宽7-8cm,下宽1-2cm;再将种子打磨处理破除硬实播入沟内,播种量依椐物种和后期利用方式而定,作为割草场利用,豆科牧草有效种子播种量为兴安胡枝子4.5-5kg/ha;作为放牧场利用,有效种子播种量为花苜蓿6.5-7kg/ha,覆土1-2cm,种子直径<2mm可不覆土;(2)、选择适宜的耕作和播种期,即在雨季前1-2周进行地面处理和播种;(3)、在8月下旬实施刈割,留茬高度3-4cm。
关 键 词:豆科牧草 建植 人工草地 幼苗生长 豆科牧草种子 动态变化 干旱地区 耕作方式 管理措施 天然草地 同化器官 土壤条件 幼苗出土 土壤水 混播 幼苗 季节性 盐碱 播种 恰当 草地 期限 竞争
IPC专利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C14/00(200601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