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专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是否失效:否
是否授权:否
申 请 号:CN201510909106.8
申 请 日:20151211
申 请 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5部队
申请人地址:102205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中心南街37号
公 开 日:20160224
公 开 号:CN105343007A
代 理 人:刘永盛
代理机构:11046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语 种:中文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添加剂模式复合微粉制备方法。复合微粉结构为:几何学粒径1-10μm药物颗粒居于中心,几何学粒径10-65nm添加剂改性气相白炭黑吸附在药物颗粒表面,复合微粉颗粒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10μm。以枸橼酸喷托维林为代表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改性气相白炭黑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环硅氮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以上,改性气相白炭黑几何学粒径10-65nm;制备枸橼酸喷托维林悬浊液,悬浊粒子几何学粒径1-10μm;向悬浊液内加入改性气相白炭黑,添加剂与药物质量百分比为10-70%∶30-90%;将混合悬浊液喷雾干燥,得到复合微粉。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与无载体模式微粉相比,复合微粉具有更为优良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肺部沉积性能、流动性和分散度。
主 权 项:1.一种药物-添加剂模式复合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添加剂模式复合微粉的药物枸橼酸喷托维林颗粒居于复合微粉颗粒中心,改性气相白炭黑作为添加剂吸附在药物颗粒表面,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环三硅氮烷、八甲基环四硅氮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以上;药物颗粒几何学粒径1~10μm,改性气相白炭黑几何学粒径10~65nm,复合微粉颗粒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10μm;药物-添加剂模式复合微粉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几何学粒径10~50nm的改性气相白炭黑,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环三硅氮烷、八甲基环四硅氮烷中的一种;改性剂与气相白炭黑质量百分比为5~20%∶80~95%;制备改性气相白炭黑工艺为:将气相白炭黑加入反应器,室温下连续搅拌,滴加改性剂,反应副产物氨气通过回流冷凝管排出,改性剂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0.5~2小时,改性结束后通入氮气,彻底脱除残留的氨,用乙醇离心洗涤2~3次,烘干至恒重,制得改性气相白炭黑;(2)将枸橼酸喷托维林、改性气相白炭黑、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分散介质中,改性气相白炭黑与枸橼酸喷托维林质量百分比为10~70%∶30~90%,枸橼酸喷托维林悬浊液浓度为1.1~5倍饱和溶液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改性气相白炭黑用量的0.5~2%;通过剪切乳化混合均匀,剪切乳化条件为剪切乳化时间5~30min,剪切速率6000~18000rpm;得到枸橼酸喷托维林与改性气相白炭黑混合悬浊液;分散介质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腈、乙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中的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以上;(3)将枸橼酸喷托维林与改性气相白炭黑混合悬浊液喷雾110~250℃干燥,�
关 键 词:复合微粉 几何学 粒径 制备方法 白炭黑 添加剂 枸橼酸喷托维林 药物颗粒 悬浊液 一种 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空气动力学粒径 空气动力学性能 六甲基二硅氮烷 白炭黑改性 混合悬浊液 肺部沉积 环硅氮烷 喷雾干燥 悬浊粒子 药物质量 成本低 分散度 无载体 周期短 微粉 吸附 制备 小于 公开 加入
IPC专利分类号:A61K9/14(20060101);A61K9/72(20060101);A61K31/205(20060101);A61K47/04(20060101);A61K47/24(20060101);A61P11/14(200601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