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专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是否失效:否
是否授权:否
申 请 号:CN201910248084.3
申 请 日:20190329
申 请 人:重庆科技学院
申请人地址: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公 开 日:20230818
公 开 号:CN109827172B
代 理 人:王玉芝
代理机构: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语 种:中文
摘 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底渣冷却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再循环烟气风机、错流移动床换热器和旋转射流喷嘴,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下端开设有锅炉排渣口,错流移动床换热器包括底渣入口和炉墙,底渣入口通过进渣管与锅炉排渣口连通,再循环烟气风机通过旋转射流喷嘴与进渣管连通;炉墙并排设置在错流移动床换热器内,相邻两道炉墙之间分别形成底渣流道,在每道炉墙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条底渣流道的渐扩通道;在炉墙之间错开布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在炉墙的底部布置有螺旋排渣装置,在炉墙的顶部布置有底渣均流装置。本发明可以高效地分别回收底渣中粗细颗粒的物理显热,降低系统能耗,并回收部分细颗粒底渣。
主 权 项: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底渣冷却及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再循环烟气风机,在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下端开设有锅炉排渣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错流移动床换热器和旋转射流喷嘴,所述错流移动床换热器包括底渣入口、烟气出口、烟气入口、螺旋排渣装置、炉墙和底渣均流装置;其中,所述底渣入口通过进渣管与所述锅炉排渣口连通,所述旋转射流喷嘴设置在所述进渣管上,与进渣管相连通,进渣管通过管道与底渣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通,底渣旋风分离器的排渣口通过管道与流化床冷渣器的底渣入口连通,底渣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通,流化床冷渣器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流化床锅炉连通,常规风机与流化床冷渣器的空气入口连通,用于向流化床冷渣器输送流化空气;所述再循环烟气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旋转射流喷嘴连通;所述炉墙包括两道边侧炉墙和并排布置在两道边侧炉墙之间的三组分流炉墙,在三组分流炉墙之间及与两道边侧炉墙之间分别形成底渣流道,在两道边侧炉墙和三组分流炉墙上从上至下等间距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条底渣流道的渐扩通道,三组分流炉墙的高度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降低;所述烟气入口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布置在两道边侧炉墙的外侧及位于中心的一组分流炉墙内,且位于所述渐扩通道的下方,所述再循环烟气风机分别通过管道与三个烟气入口连通;所述烟气出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在另外两组分流炉墙内,且位于所述渐扩通道的上方;所述螺旋排渣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在所述底渣流道的下方;所述底渣均流装置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固定在三组分流炉墙的顶端,每个底渣均流装置均为棱锥形的尖顶结构。
关 键 词:炉墙 底渣 循环流化床锅炉 错流移动床 换热器 连通 旋转射流喷嘴 锅炉排渣口 再循环烟气 底渣入口 进渣管 风机 流道 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螺旋排渣装置 并排设置 粗细颗粒 错开布置 高温底渣 渐扩通道 降低系统 均流装置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回收 细颗粒 下端 显热 冷却 能耗
IPC专利分类号:F23C10/26;F23C10/18;F23L15/0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