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专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是否失效:否
是否授权:否
申 请 号:CN201910470790.2
申 请 日:20190531
申 请 人:重庆科技学院
申请人地址: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公 开 日:20190816
公 开 号:CN110127771A
代 理 人:姚坤
代理机构:50216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语 种:中文
摘 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调控聚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磁调控系统,该磁调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通断控制模块和磁控装置,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组经通断控制模块向磁控装置分时分区分压供电,磁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线圈对,线圈对包括两组极化线圈组和两个推动线圈,极化线圈组包括单向极化区,同一对的两个单向极化区互有交叉,形成双向极化区;不同对的线圈对的双向极化区互有交叉,以形成磁调控区;步骤二,将分散的磁颗粒置于所述磁调控区;步骤三,对所述磁控装置通电,从各个方向推动磁颗粒聚集。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依次对各个方向上的极化线圈组和推动线圈通电,逐渐推动磁颗粒从相应的方向向磁调控区中心运动,高度可控地实现磁颗粒的聚集。
主 权 项:1.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调控聚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磁调控系统,该磁调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E)、通断控制模块(F)和磁控装置(G),其中电源模块(E)的输入端设置有市电接口,所述电源模块(E)的输出端组经所述通断控制模块(F)向所述磁控装置(G)分时分区分压供电;所述磁控装置(G)包括两对线圈对(100),一对所述线圈对(100)包括两组极化线圈组,一组所述极化线圈组包括两个子线圈;同一组的两个所述子线圈平行、正对设置,且导线绕向相同,同一组的两个所述子线圈之间形成单向极化区;同一对的两个所述极化线圈组的子线圈的中心线重合;同一对的两个所述极化线圈组的导线绕向相反,同一对的两个所述极化线圈组的单向极化区互有交叉,以形成双向极化区;一对所述线圈对(100)还包括两个推动线圈(120),所述推动线圈(120)的中心线与同一对内的所述子线圈的中心线重合,形成调控中心线;两个所述推动线圈(120)分别位于对应所述双向极化区的两侧,两个所述推动线圈(120)的内端分别朝向对应的所述双向极化区,两个所述推动线圈(120)分别与同一对的两组所述极化线圈组一一对应配合;两对所述线圈对(100)的双向极化区互有交叉,以形成磁调控区(130),两对所述线圈对(100)的调控中心线垂直相交于所述磁调控区(130)的中心;将两对所述线圈对(100)的调控中心线分别记为X轴和Y轴,将X轴方向上的两组所述极化线圈组分别记为X+向极化线圈组和X-向极化线圈组,将X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推动线圈(120)分别记为X+向推动线圈和X-向推动线圈;将Y轴方向上的两组所述极化线圈组分别记为Y+向极化线圈组和Y-向极化线圈组,将Y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推动线圈(120)分别记为Y+向推动线圈和Y-向推动线圈;将一组所述极化线�
关 键 词:磁调控 磁控装置 磁颗粒 极化线圈 通断控制模块 单向极化 电源模块 极化区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输出端组 线圈通电 中心运动 可控 两组 通电 供电 调控
IPC专利分类号:C01G49/08(20060101); B82Y40/00(201101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