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会议文献:2014南方传媒前沿论坛论文集
会议名称:2014南方传媒前沿论坛
会议日期:20141001
会议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版日期:20140100
语 种:中文
摘 要:笔者将避开某种道德性的评价,从故事原型、影片创作、叙事模式等角度探讨电影《五朵金花》轰动中国并成为一代经典的真正原因.电影《五朵金花》无意于少数民族区域风俗的探索,它的兴趣是通过异族拟叙事完成主流文化价值的书写,以主客体的文化模式展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之发挥“统治国对于隶属民族可以从此得到较善的统治法”的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了一种整体的想象性民族诗学,一方面汉族文人把自己的审美想象与异族欲望强加于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叙事中,使之成为主流观众喜闻乐见的美学形式。另一方面影片“互补”了汉族文化中稀缺的因子,构造了中华文化多重性的幻境,满足了观众“换位”的快感,这些造成了“自己梦境和意识幻想的观众”将“沉迷于人类经历中那些异常的、禁忌的、不正当的事情”。汉化与雅化意味着艺术的主流化,少数民族通过主流化的表达方式保留并发扬了其文化遗产,甚至因此获得丰厚的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面对当代少数民族电影无法进入主流影院的困境,饶曙光呼吁国家性的“政策安排”和政府“有形的手”的援助,在这个层面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美学特征与生存状况能够给予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电影艺术 少数民族题材 叙事模式 美学特征
分 类 号:TN3] TM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