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HI Yutao;ZHENG Shulin;WU Weiwei;LUO Shengcai;CHEN Xiating;WANG Feiquan;LI Yuanhua;ZHANG Bo(College of Tea and Food Sciences,Wuyi University/Te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ujian Higher Education,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Wuyishan Guiyan Tea Industry Co.,Ltd.,Wuyishan,Fujian 354300,China)
机构地区:[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2]武夷山市龟岩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武夷山354300
基 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800);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闽教科[2015]75号);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8N2004);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97076);武夷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L201801);农业农村部特种经济动植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wh009)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7
起止页码:801-8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明武夷山茶区特色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茶多糖的组成特征和抗氧化活性,为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乌龙茶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1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为试材,相同方法提取茶多糖,测定茶多糖基本组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聚类热图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结果】31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茶多糖的提取率为1.73%~3.39%;茶多糖组分中,中性糖含量为25.75%~67.21%,糖醛酸含量为11.10%~22.57%,蛋白质含量为2.24%~7.42%,茶多酚含量为3.81%~9.68%;茶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5.47%~84.30%,平均值为55.6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4.98%~78.38%,平均值为54.20%;茶多糖基本组成和自由基清除率7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6.74%~23.71%,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93~2.18。聚类热图分析表明,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含量与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相关性较强,而提取率和中性糖含量与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相关性较弱;31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可分为3类。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名前5位的武夷名丛种质为九龙兰、玉蟾、玉笪、白鸡冠和红鸡冠。【结论】31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茶多糖基本组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茶多糖组分中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对其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九龙兰、玉蟾、玉笪、白鸡冠和红鸡冠5份武夷名丛茶多糖抗氧化活性较强,可作为武夷岩茶保健育种的亲本材料。
关 键 词:武夷名丛 茶多糖 抗氧化活性 聚类分析 隶属函数法
分 类 号:S5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