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法制新常态”及其改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程金华[1,2]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2]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实证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法律评论》

基  金: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的资助

年  份:2014

期  号:4

起止页码:96-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中国走向法治的快车道按钮,但选择怎样的快车道还不得而知。本文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当下中国法律体系运作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认识到这些问题同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即是1978年以来以利益激励与竞争为核心的法律制度改革逻辑所同时造成的结果。这种改革逻辑促成了中国当前受诸多宏观因素制约、各种利益相关者博弈相对充分、改革僵局难以打破的"法制新常态"的形成。"法制新常态"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制度自利性,也就是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和守法者都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来运用法律。未来打破"法制新常态"并最终走向"法治均衡"的重点工作是以代表公共利益的机构来设计、落实改革的具体方案。可尝试的路径有二:或者,由执政党中央以委派类似"钦差大臣"或者"巡视组"的方式来设计或者/和监督改革举措的落实,如此以解决地方在落实中央改革精神时因为代理成本过高而走样的问题;或者,激活地方人大系统来实现代表公共利益的机构或者个人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关 键 词:法治 法制 新常态  法律改革 制度非均衡

分 类 号:D920.0[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