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犯罪圈划定的实践取向与学理基底——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法益观    

The Practice Orient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e of Criminal Circle Delimitation——The View of Law and Benef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overn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付玉明[1,2] 徐桢清[1]

Fu Yuming;Xu Zhenqing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2]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

出  处:《刑法论丛》

基  金:作者主持的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大数据时代西北地区社会治理中的刑事法治”的阶段性项目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5

期  号:1

起止页码:497-5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辑刊

摘  要:犯罪化和犯罪圈扩张是晚近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重要特征。犯罪圈扩张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增设新罪、扩充旧罪,以及强化对非实行行为的刑事处罚。犯罪圈扩张受到传统与现实因素的多重影响,是刑法领域对于社会治理的有效回应。在界定犯罪圈时,应当坚持法治理念,发挥刑法对现实的适应性,以积极刑法观作为立法的价值取向。在实现行为规制机能的同时,注意避免刑法过度运用。在学术品性上,应当秉承法益本位立场,提升法益内涵明确性,反对法益过度精神化,进而维护罪刑法定主义和谦抑主义。犯罪圈需要接受社会治理需求和刑法基本原则的双重考察,保持实践与理念的平衡。

关 键 词:犯罪圈 社会治理 积极刑法立法观  法益 法益过度精神化  

分 类 号:D92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