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桑树(Morus alba L.)原位修复某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    

In-situ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soil by Morus alba L. near a mine tai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曾鹏[1] 郭朝晖[1] 韩自玉[1] 肖细元[1] 彭驰[1]

ZENG Peng;GUO Zhaohui;HAN Ziyu;XIAO Xiyuan;PENG Chi(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长沙410083

出  处:《环境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1800400)资助

年  份:2020

期  号:5

起止页码:1395-14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木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物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本文通过5年的田间修复试验,研究了桑树(Morus alba L.)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和分布特征、土壤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有效性含量的变化,来探讨桑树修复某尾矿区污染土壤中Mn、Zn和Cd等重金属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桑树生物量大,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与景观恢复.田间种植5年后,桑树整株干重每株可达4 kg.桑树对土壤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转运和累积能力,地上部分中Cd、Zn和Mn等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根部,尤其是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枝和主干中的含量.修复5年后,桑树地上部分Zn和Mn的累积总量可达3277.7 mg·100 m-2和2422.4 mg·100 m-2,且土壤中Mn和Zn含量分别从2192.5 mg·kg-1和103.2 mg·kg-1降低至1790.0 mg·kg-1和85.94 mg·kg-1,同时土壤有效态Mn和Zn分别显著(P<0.05)降低66.0%和28.6%.然而,桑树落叶中Cd、Zn和Mn含量分别可达0.36、64.5、189.2 mg·kg-1.因此,通过定期清除桑树落叶或刈割地上部分,可防止叶片中重金属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削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同时,经桑树修复5年后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需定期补充相应氮、磷和钾肥来强化桑树修复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

关 键 词:桑树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原位修复 土壤肥力

分 类 号:X53] X1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