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狭缝型全介质共振单元频率选择超表面  ( EI收录)  

All-dielectric frequency selective metasurface based on slotted resonance uni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海竹[1] 张建心[1,2] 樊心民[1,2] 孙永志[2] 李森森[3]

Sun Haizhu;Zhang Jianxin;Fan Xinmin;Sun Yongzhi;Li Sensen(Sc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Institute of New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lectro-Optic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 Laboratory,Tianjin 300308,China)

机构地区:[1]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2]潍坊学院新型电磁材料研究所,山东潍坊261061 [3]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

出  处:《红外与激光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1349);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J18KB110)

年  份:2020

期  号:S01

起止页码:83-8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使频率选择超表面获得新的共振模式,在全介质共振单元内部引入了狭缝,利用狭缝对电磁场的局域特性设计了基于该种共振单元的频率选择超表面。模拟其传输特性后发现,当狭缝的长边和入射电场方向相同时,可以在低频处出现一个阻带,电磁场主要分布在共振单元之间。当狭缝的长边和入射电场方向垂直时,可以在高频处出现一个阻带和一个通带,同时随着共振频率的增大,电磁场的局域特性更加明显,被更好地限制在狭缝内部。通过调整狭缝的宽度、数量和间距可以在比较大的频率范围内调整超表面的工作频段。同时,也可以通过旋转改变狭缝和入射电场的相对位置,实现该频率选择超表面的可重构。这些理论结果为以狭缝为基础设计更复杂结构的共振单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 键 词:频率选择超表面  全介质 狭缝型共振单元  

分 类 号:O4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