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现代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Analysis of TCM prescriptions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recent 2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史君[1] 王星[1] 赵慧辉[2] 王伟[2]

Shi Jun;Wang Xing;Zhao Huihui;Wang Wei(School of Basic Medicine,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n 010110,China;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ing 100029,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01001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  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697)

年  份:2020

期  号:10

起止页码:841-8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现代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方法经过筛选,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206个,涉及中药210种。对所有纳入的方剂进行数据标准化之后,利用excel软件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方药数据库,并在Windows 7平台采用SPSS17.0和clementinel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Apriori算法)。结果数据统计显示,CHF证候要素中气虚出现频率最高158次,其次是血瘀142次、水饮86次、阴虚75次、痰浊68次、阳虚63次等;其病位以心、肾、肺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黄芪(170),丹参(140),茯苓(128),附子(108),白术(104),葶苈子(86),桂枝(84),甘草(78),人参(76),泽泻(66);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了与气虚、血瘀,水饮、阴虚、痰浊关联度最高的中药及中药组合,并且通过进一步分析各中药之间关联度最高的药对配伍,显示出益气、活血、利水、化痰、温阳相互补充、标本兼顾的治法。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转归,其证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湿痰饮为标。此外,在分析中我们发现证候要素与中药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临床常用组合主要是以益气、活血、利水、养阴,化痰,温阳为主。临证时,应把握住邪正之间的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

关 键 词:慢性心力衰竭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