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企业绿色创新视角下“环保督政”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环保约谈的准实验研究    

The value creation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A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oni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旭[1] 张晓宁[1] 朱然[2]

Wang Xu;Zhang Xiaoning;Zhu Ran(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School of Art Education,Jin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Jinan 250300,Shandong,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出  处:《科研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融资契约最优动态配置研究——基于双层嵌套结构的整合边界效应”(71802117,2019—2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制造业企业融资契约最优配置研究——基于治理情境的动态边界效应”(18YJC630186,2018—2020)

年  份:2021

卷  号:42

期  号:6

起止页码:102-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环保约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拉开了中国"环保督政"的序幕,并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环保约谈政策的颁布作为研究契机,结合准实验研究与倍差法,重点探讨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创新这一"能动式"环境战略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环保约谈为地方政府引致的生态治理压力,能够驱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进而产生价值创造作用;从制度供给的路径效应来看,被约谈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普惠型制度显著促进了辖区内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然而选择型制度的路径效应不显著,但两类制度形成的政策组合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制度形式;从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来看,政府被约谈后,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绿色创新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的环境治理压力,并且对普惠型制度供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具有"政策响应刚性"的国有企业未能利用绿色创新战略响应政府的号召,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对被动性的末端治理战略的偏好性有关。本文不仅能够在绿色创新视角下完善中国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还有利于厘清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机理,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环保约谈  绿色创新  制度供给  产权性质

分 类 号:F276.6[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