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阴火”理论试析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中医内涵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Mechanisn of Atherosclerosis Inflammation with "Yin Fire"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琦[1] 万强[2] 刘言薇[2] 刘中勇[2]

Huang Qi;Wan Qiang;Liu Yanwei;Liu Zhongyo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6,China;Department of Medical Cardi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6,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6 [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南昌330006

出  处:《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基金项目(81960849):健脾化浊调脂方通过肠肝FXR/FGF15轴调控肠道菌群失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负责人:刘中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基金项目(81660781):基于“浊的理论”的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控NOX/ROS-NF-κB信号通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负责人:刘中勇;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0181BAB205072):基于PI3K/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探讨定心方防治PM2.5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负责人:万强

年  份:2020

卷  号:22

期  号:8

起止页码:2942-29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以气虚为基础,火热为重要致病因素,气虚之火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因此,本研究以慢性低度炎症为切入点,探讨阴火的基本证候要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关系,气虚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度炎症发生的基础,火热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关键,气虚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火热之邪形成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基础,甘温除热法可能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途径。并结合自噬相关研究,探讨了气虚之火与自噬功能异常引起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对甘温除热法的可能物质靶标展开分析。

关 键 词:阴火 动脉粥样硬化 低度炎症 甘温除热法 自噬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