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hina ’s grassland NPP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洋洋[1] 章钊颖[2] 同琳静[1] 王倩[1] 周伟[3] 王振乾[4] 李建龙[1]

LIU Yangyang;ZHANG Zhao-ying;TONG Lin-jing;WANG Qian;ZHOU Wei;WANG Zhen-qian;LI Jian-long(Department of Ecology,School of Life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School of Earth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南京210023 [2]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23 [3]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400074 [4]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APN全球变化项目(ARCP2015-03CMY-Li);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7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201)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349-3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基于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结合MODIS系列遥感数据、植被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对2000—2015年中国草地的NPP进行估算,运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及Hurst指数法对中国草地NPP时空动态、稳定性及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草地NPP变化的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草地NPP呈现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变化率为1.53 g C·m-2·a-1,NPP变化趋势在2011年之后发生了突变,增加趋势更为明显。(2)空间上,草地NPP呈现西北低而东南高的分布格局,NPP低值区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中部。草地NPP增加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81.2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和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变化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不稳定区域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和呼伦贝尔等地。Hurst指数分析表明,新疆北部、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将持续增加或减少,而青海省南部、内蒙古中部和黑龙江省等地的草地NPP未来变化具有反持续性。(3)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均值有很大差异,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及草甸的平均NPP值较高,分别为578.8和565.31 g C·m-2·a-1,而荒漠草地的NPP平均值最低,仅为122.61 g C·m-2·a-1。(4)中国大多数地区草地NPP的增加主要受降水控制,而气温的升高对草地NPP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状况的改善以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对于近年来草地NPP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时空格局  气候变化 HURST指数 变异系数  人类活动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