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理病理状态下线粒体合成ATP的动态调控机制
Dynamic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Mitochondrial Synthesis of ATP under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U Xiao-Qing;ZHONG Gen-Shen;YE Jian-Pi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Henan,China;Shanghai Diabetes Institut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China)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 [2]上海交通大学糖尿病研究所,上海200233
基 金:NSFC-河南省联合基金项目(No.U1904131)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127-1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PUBME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线粒体是细胞的代谢中心之一,不仅产生大量的ATP为细胞提供能量,还参与多种生物分子(例如核酸、氨基酸、胆固醇和脂肪酸)合成及代谢废物的处理。ATP是细胞重要的"能源货币",是能量载体和信号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动物与人在激烈运动时,ATP消耗速率增加数十倍,但细胞内的ATP仍维持在"设定点"水平,不出现降低。因此,传统生理学观点认为,动物细胞内ATP水平保持恒定。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细胞内ATP水平存在波动。生理条件下,增加能量物资(糖、脂和氨基酸等)和氧供,促进线粒体ATP合成,可使细胞内ATP水平出现一过性升高。新的研究证明,在肥胖情况下,由于能量物质的过多供应,细胞内ATP水平出现持续性升高,构成代谢紊乱的源头信号。线粒体ATP合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氧化应激、钙超载、缺氧、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和线粒体DNA突变等。这些因素与疾病条件下细胞内ATP水平持续降低相关,常见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疾病、精神分裂症、肿瘤、心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本综述简要概述线粒体调节细胞内ATP水平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造成ATP波动的因素、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关 键 词:线粒体 ATP 设定点 ATP波动 ATP失衡
分 类 号:R3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