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脑及脊髓中 IBA-1和TNF-α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the expression of IBA-1 and TNF-α in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in mice with s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贺韵涵[1] 李晓峰[2] 符涛[3] 杨晓航[1] 戚莹媛[1] 王强[1,4]

HE Yunhan;LI Xiaofeng;FU Tao(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712046 [2]北京崇文光明医院保健科,北京100061 [3]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咸阳712000 [4]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咸阳712046

出  处:《陕西中医》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4086);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L09).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292-2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关 键 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电针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促炎因子 天枢穴 足三里穴

分 类 号:R245] R-3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