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和行TEVAR、PMEG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凯[1] 江旭东[2] 李晓强[3] 吴鹏[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人工器官研究所,苏州215137 [2]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南京 [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210023

出  处:《医用生物力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20722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德合作与交流项目;M-0231

年  份:2024

卷  号:39

期  号:S01

起止页码:374-3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3、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PUBMED、RCCSE、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TEVAR手术常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植入支架以隔离近端破口,而对远端破口不进行干预。然而,近年研究表明,术后远端破口残留的患者发生破裂的风险明显高于无破口的患者,且破口附近的腹主动脉壁容易扩张而导致动脉瘤。因此,累及内脏区的主动脉夹层需要二次治疗。但是,传统的支架如果植入内脏区域,将会阻断内脏动脉的血液供应。PMEG现在被认为是传统TEVAR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替代方法,但会引起内脏动脉角度和面积的改变,进而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受目前影像学技术的限制,临床观察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目的本研究对已经接受TEVAR和PMEG手术的患者进行特异性血流动力学模拟,评估TEVAR与TEVAR、PMEG两种手术方法对动脉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前后共计15个CTA重建特异性模型。采用从文献中提取的时变体积流量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通过时间平均壁剪应力、相对停留时间、内皮细胞活化潜能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PMEG的术后效果。结果与PMEG术前模型相比,术后模型中大部分内脏动脉流速增加,内脏区动脉灌注效果得到提高。结论PMEG作为一种治疗累及内脏区远端撕裂的复杂主动脉夹层的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内脏动的血运重建。

关 键 词:主动脉夹层 血流动力学指标 影像学技术 动脉灌注  动脉流速 血运重建  治疗前后  壁剪应力  

分 类 号:R54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