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胎次、年份和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蕾[1] 孙敬春[1] 肖锦红[1,2] 李栋[1] 赵昕[1] 杨公社[1] 于太永[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河南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ZDXM-NY-077,2018ZDCXL-NY-02-0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年  份:2021

卷  号:57

期  号:S01

起止页码:57-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分娩胎次、年份、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大白猪群的繁殖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数据源于陕西某核心育种场2009—2020年的大白猪16275条繁殖性能的测定记录,利用R软件对影响繁殖性能的胎次、年份、季节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第1胎的总产仔数(9.72头)、产活仔数(8.78头)、健仔数(8.38头)最少,出生窝重(12.72 kg)最小,3~4胎繁殖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总产仔数10.60头,产活仔数9.81头,健仔数9.58头;5胎开始死胎数(0.75头)、死仔数(0.84头)、弱仔数(0.23头)显著增加;季节效应对大白猪繁殖性能影响显著,春季分娩时产仔数最多,冬季分娩时死胎数、死仔数、弱仔数等损失仔数最少;不同年份比较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8年大白猪损失仔数最多,繁殖性能最差。综上,繁殖性能受胎次、年份、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生产中可适当淘汰6胎及以上产龄过大的母猪,适当增加育种规划中冬春季分娩的窝数;另外,年份效应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可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来矫正。

关 键 词:大白猪 繁殖性状 分娩胎次  分娩年份  分娩季节

分 类 号:S82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