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NPP影响的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grassland ecosystem NPP in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鹏[1,3] 陈桃[2,3] 王茜[1] 于瑞德[1,4]

ZHAO Peng;CHEN Tao;WANG Qian;YU Ruide(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Arid Lands,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Oasis Ecology,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Shandong,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环境演变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出  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基  金: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B类(2018_XBQNXZ-B-0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B02017-4)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5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草地是新疆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在陆地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以NPP作为指示器,利用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的影响。以2000年作为分界点,将研究时段1982—2015年分成1982—2000年与2000—2015年两部分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5年新疆草地以恢复为主。1982—2000年,气候因素是新疆NPP增加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导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79.41%;2000—2015年,相比于上个时段,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加强,人类活动主导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3.03%。同时,人类活动导致NPP增加的面积占比由18.71%上升到27.87%,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以及准噶尔盆地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工程促进草地的生长。主要由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NPP减少的面积占比由1.78%上升到15.22%,主要位于伊犁河谷、阿尔泰山区南部以及塔城地区。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另外,还需减少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放牧强度过大地区的牲畜量,从而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关 键 词:NPP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分析  草地生态系统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