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Xiaomin;XIE Li;WANG Weilan;LAI Chaohui;LIANG Wusheng;LIN Fucheng;HU Dongwei(Analysis Center of Agro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Xiangshan County Extens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Xiangshan 315700,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农生环测试中心,杭州310058 [2]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 [3]浙江省象山县农技推广中心,象山315700
基 金: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10C02010);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300706)
年 份:2023
卷 号:53
期 号:3
起止页码:395-4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稻叶黑粉病是由担子菌Entyloma oryzae侵染水稻叶片或叶鞘引起的真菌病害,但对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细胞学机制一直缺少了解。本文对采自田间自然发病叶片上的病斑进行了初步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发现,病原菌侵染后,寄主病斑部位的表皮细胞外部形态基本保持完整;病原菌主要在寄主叶肉细胞部位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并逐渐取代叶肉细胞;病原菌菌丝在寄主胞外扩展,未见其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也没有产生典型的真菌吸器。靠近病原菌菌丝的寄主各种细胞内的细胞器均发生降解,降解产生的脂类物质凝聚成了体积较大的脂质球。寄主维管束组织的细胞壁一直保持完整,未发现病原菌菌丝进入维管束,病原菌菌丝和孢子被限制在寄主相邻两个维管束之间。在发病后期,由于寄主叶片表皮结构整体性破坏导致大量细菌进入,加速了叶片的衰老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稻叶黑粉病菌的侵染模式为胞外侵染,类似于活体营养真菌;但病原菌的侵染导致附近寄主细胞降解死亡,类似于腐生营养真菌。
关 键 词:稻叶黑粉病 稻叶黑粉病菌 侵染 超微结构
分 类 号:S432.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