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刺梨资源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综合质量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连紫凌[1] 王永[2] 刘阳[1] 周雪[1] 成忠均[2] 郑景中[1] 何健鹏[1] 阮培均[2] 葛发欢[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毕节市中药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

出  处:《中药材》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20006)

年  份:2021

卷  号:44

期  号:8

起止页码:1906-19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采集贵州毕节市58批刺梨样品,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维生素C(Vc)、总黄酮、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评价毕节地区刺梨资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的野生刺梨及其选育品种“贵农5号”中Vc、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数据直观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方法评价该区域刺梨资源的质量。结果:不同产地刺梨的各指标变异系数较大,说明不同产地刺梨质量差异较大;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农5号”刺梨中金沙县安洛乡桂花村所产刺梨样品JS3号中3种成分的总含量最高;而在野生刺梨中纳雍县乐治镇堆叉坝村所产样品Y-NY6号中3种成分的总含量最高;野生刺梨三者总含量的平均值明显高于栽培品种;模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贵农5号”刺梨综合质量排前3名的均产于金沙县,以金沙县安洛乡桂花村产的刺梨样品JS3号最好;而野生刺梨综合质量排前3的分别产自七星关区撒拉溪新桥村、金沙县茶园镇桂花村、赫章县威奢乡中银村,以七星关区撒拉溪新桥村产的刺梨样品Y-QXG6号质量最好。结论:毕节地区不同产地刺梨的质量差异均较大,这可能与海拔等环境因素有关;栽培刺梨优良资源分布较集中,而野生刺梨的优良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较分散;该研究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及大健康产品的开发、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刺梨 含量测定  综合质量评价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