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枇杷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Effect Study of Quality of Eriobotryae Folium with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 and Climatic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伟城[1] 王小平[1] 方瑞燕[2] 陈荣珠[1] 谢伟容[1] 施义炜[1]

GAO Wei-cheng;WANG Xiao-ping;FANG Rui-yan;CHEN Rong-zhu;XIE Wei-rong;SHI Yi-wei(College of Pharmacy,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Zhangzhou 363099,China;Yunxiao County Fast Food Inspection Centre,Zhangzhou 363399,China)

机构地区:[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福建漳州363099 [2]云霄县食品快检中心,福建漳州363399

出  处:《中药材》

基  金: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9]39号);漳州市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资助项目(20210187);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Kjcx-5)

年  份:2022

卷  号:45

期  号:8

起止页码:1908-19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云霄枇杷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HPLC法测定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整体质量,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不同月份气候因子对枇杷叶整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期的云霄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总三萜酸及上述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27.29%~34.33%、10.77~13.96 mg/g、46.30~68.23 mg/g、4.671~9.366 mg/g、2.578~4.537 mg/g、4.635~10.323 mg/g、1.832~2.590 mg/g、8.473~11.185 mg/g;其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11月份采集样品最高,总黄酮、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含量以10月份最高,总三萜酸含量以5月份最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以12月份最高。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质量评价排名前2位的采收期分别为10、12月。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显示日照时数是影响枇杷叶综合质量的首要因素。结论:枇杷叶的采收期以上半年5月或全年10月为佳,日照时数充足适合枇杷叶生长。

关 键 词:枇杷叶 三萜酸 熵权TOPSIS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气候因子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