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科研产出

已选条件:
  • 数据库收录=北大核心x
  • 人物=朱光俊x
排序方式: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13讲 住宅模拟优化实例
1
《暖通空调》清华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张晓亮 朱光俊 江亿  出版年:2005
通过对住宅建筑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说明合理的、有代表性的计算输入参数是进行模拟计算的重要前提,并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计算输入参数。利用模拟软件DeST-h,通过对上海、北京的两栋住宅建筑进行优化设计,介绍了利用模拟手段辅...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计算输入参数  辅助设计 模拟分析软件 住宅建筑 DeST  建筑环境设计 模拟优化  实例  计算方法  
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2
《教育与职业》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朱光俊 杨治立 杨艳华  出版年:2012
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缺乏有效沟通和制度经费保障,以及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亟待建立,文章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沟通交流、全程参与和利益保障等方面对建立校企联动机制...
关键词:校企联合 应用型人才 培养机制  
空调运行模式对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 ( EI收录)
3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朱光俊 张晓亮 燕达  出版年:2006
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某一住宅建筑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空调运行模式的各因素对住宅采暖空调能耗影响的数量关系,并得出了在敏感性上,容忍温度强于空调控制温度,室内人员作息对耗冷量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住宅建筑 能耗 运行模式  敏感性
转炉炼钢静态控制优化模型
4
《炼钢》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 朱光俊 梁本川  出版年:1999
对某钢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现场的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得出了控制终点钢水碳含量与终点钢水温度的氧耗增量与废钢增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优化处理。
关键词:转炉炼钢 静态控制  优化模型  回归分析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探析
5
《教育与职业》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朱光俊  出版年:2011
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
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初探
6
《教育与职业》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吕俊杰 朱光俊 杜长坤  出版年:2009
文章介绍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学研结合 人才培养  
钢包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7
《特殊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杨治立 朱光俊 常长志  出版年:2007
建立了80 t钢包有限元传热模型,运用ANSYS软件计算了不同条件的钢包稳态温度场,得出钢包各层都达到热饱和的温度场分布云图和包壁外表面温度分布曲线;分析了钢包壁、包底、覆盖剂材质及厚度对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钢包的热...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钢包 稳态 温度场 热损失
210t钢包钢水温降规律的数值模拟
8
《炼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杨治立 朱光俊 王宏丹 龙潇  出版年:2011
通过建立钢包有限元传热数学模型,模拟钢包传热过程的瞬态温度场。分别采用代表值法和能量守恒法分析重庆钢铁股份公司炼钢厂210 t钢包不同烘烤温度、不同绝热层材质对钢水温降的影响,预测了不同工况的钢水温降速率,并与实测值进行...
关键词:瞬态温度场  有限元 传热 烘烤温度 钢水 温降  
重钢炼钢厂80t钢包热分析
9
《炼钢》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朱光俊 杨治立 张威 刘晓峰  出版年:2006
通过建立钢包传热数学模型,计算了重钢炼钢厂80t钢包热损失与外表面温度,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利用此模型,分析了钢包壁、包底、覆盖剂材质及厚度对热损失的影响,提出了降低钢包热损失的主要途径,为重钢炼钢厂减少钢水温降提...
关键词:钢包 热分析 钢水 温降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0
《教育与职业》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朱光俊 杨艳华 曾红  出版年:2009
文章针对应用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总结了其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经验,以期对应用型工艺性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冶金传输原理”课程  教学改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